类别:近反义词 / 日期:2025-11-03 / 浏览:0 / 评论:0

不虞之誉

词语解释

不虞之誉[ bù yú zhī yù ]

⒈ 意想不到的赞扬。

引证解释

⒈ 意想不到的赞扬。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清 容闳 《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无功受禄,转来不虞之誉;劳苦功高,反有求全之毁。”
郭沫若 《芍药与其它·蚯蚓》:“你们要表彰我们,在我们是不虞之誉。”

国语辞典

不虞之誉[ bù yú zhī yù ]

⒈ 意料不到的声誉。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bu yu zhi yu

bù yú zhī yù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⒈ 没有功劳而享受优厚的待遇。

出乎意料(chū hū yì liào):

⒈ 料想不到地。

不祥之兆(bù xiáng zhī zhào):

⒈ 不吉利的预兆。

首字母是B的词语

誉满天下 -->下笔如有神 -->神号鬼泣 -->泣涕如雨 -->雨泣云愁 -->愁眉苦眼 -->眼高手生 -->生动活泼 -->泼水难收 -->收因种果 -->果行育德 -->德洋恩普 -->普普通通 -->通上彻下 -->下车泣罪 -->罪恶贯盈 -->盈盈秋水 -->水火之中 -->中看不中用 -->用武之地 -->地丑力敌 -->敌众我寡 -->寡见鲜闻 -->闻融敦厚 -->厚此薄彼 -->彼何人斯 -->斯文扫地 -->地地道道 -->道东说西 -->西河之痛 -->痛切心骨 -->骨肉离散 -->散发抽簪 -->簪笔磬折 -->折冲口舌之间 -->间不容发 -->发奋为雄 -->雄赳赳,气昂昂 -->昂然自得 -->得失参半 -->半上落下 -->下回分解 -->解铃还需系铃人 -->人心难测 -->

誉满寰中:誉:声誉;寰中:天下。好名声遍天下都知道。

中流砥柱: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柱石之士: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士可杀不可辱: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辱门败户:指败坏门风,使家族受到差异辱。

户枢不蝼:见“户枢不蠹”。

蝼蚁得志: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比喻小人得志。

志大量小:志:志向;量:度量,胸襟。抱负很大,而胸襟狭隘。

小屈大伸:屈:委屈。伸:展开,发挥出来。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

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1、听到领导的不虞之誉,小王高兴得合不拢嘴。

2、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在获得不虞之誉时,要放低姿态谦逊面对。

4、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

5、面对这种不虞之誉,好在他很清醒,明确表示接受不了。

6、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折射出各国对中国变革的期许之深。

7、孟子早说过,做人,肯定“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8、积毁销骨,如果因为救人给自己带来“不虞之誉”,那将会得不偿失。

9、把一个原本中性十足的职业批得多么“轻贱”是“求全之毁”,赞其多么“高尚”,也是“不虞之誉

10、我想,结合时代的变迁和他个人的命运来观察,对柏杨就不应有求全之毁和不虞之誉

11、孟子早说过,做人,肯定“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不虞之誉造句。

12、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纪宝成曾转赠南怀瑾的话鼓励首届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勉,“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

13、她也因之获致不虞之誉,又因之招来求全之毁。

14、把一个原本中性十足的职业批得多么“轻贱”是“求全之毁”,赞其多么“高尚”,也是“不虞之誉”。

15、太浓烈,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誉

16、处在卑微的境地时,要保持高贵和骄傲;而在获得不虞之誉时,要放低姿态谦逊面对。wWw.hAo86.coM/ZaOjU/

17、面对这种不虞之誉,好在吴菊萍很清醒,她明确表示接受不了。

18、其实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是其经济重要性的反映,应以平常心对之。

19、鲁迅在《三闲集》里说过,不虞之誉,也和不虞之毁一样无聊。

20、“审判”林肯时,本书认为林肯有“不虞之誉”。

拗不过不可缺少淡不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不择蓼虫不知苦押不卢不辞劳苦人各有能有不能急不可待不矜细行不贕假痴不癫不露声色涅而不淄嗟虞墩虞度后虞麟虞野虞驎虞愆虞衔橛之虞侵虞虞师黄虞艰虞唐虞之治虞典韶虞诗礼之训忌讳之禁去就之分惓惓之意一世之雄五尺之童之死靡它干城之寄雅克萨之战忘年之好硁硁之见顷之三尺之木如入无人之境笔墨之林誉满天下诞誉世誉谈誉空誉誉处窃誉广誉誉说籍誉誉叹面誉章誉赏誉沽名邀誉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