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字典 / 日期:2025-10-20 / 浏览:0 / 评论:0
汉字 紕
读音 读pī,pí,bǐ的字
拼音 pi,bi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4画的字
部 部首是糹的字
总笔画 共10画的字
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
笔顺读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竖提、撇、竖弯钩
简繁 纰
五笔 XXXN
仓颉 VFPP
郑 ZRRR
四角 22910
电码 8973
英汉翻译 spoiled silk,hem of dress
异体字 毞,粃,纰,?,?
注音 ㄆㄧ,ㄆㄧˊ,ㄅㄧˇ
统一码 7D15
方言
◎ 粤语:pei1 pe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1 bi3 [客英字典] pi1 pi2 [海陆丰腔] pi1 bi3 [宝安腔] pi1 bi3 [梅县腔]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 潮州话:b2
基本解释 pī
1. 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紕了。把這一團毛線紕開。
pí1. 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素絲紕之”。
2. 所鑲的邊緣:“縞冠素紕”。
bǐ1.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康熙字典 pī
紕【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爾雅·釋言》紕,飾也。《詩·鄘風》素絲紕之。《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正韻》毗意切,音避。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義同。
又《廣韻》昌里切,音齒。績苧一紕。出《新字林》。《集韻》或作。
紕【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爾雅·釋言》紕,飾也。《詩·鄘風》素絲紕之。《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正韻》毗意切,音避。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義同。
又《廣韻》昌里切,音齒。績苧一紕。出《新字林》。《集韻》或作。
紕【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爾雅·釋言》紕,飾也。《詩·鄘風》素絲紕之。《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正韻》毗意切,音避。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義同。
又《廣韻》昌里切,音齒。績苧一紕。出《新字林》。《集韻》或作。
紕【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爾雅·釋言》紕,飾也。《詩·鄘風》素絲紕之。《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正韻》毗意切,音避。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義同。
又《廣韻》昌里切,音齒。績苧一紕。出《新字林》。《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紕【卷十三】【糸部】
氐人也。讀若《禹貢》玭珠。从糸比聲。卑履切
说文解字注
(紕)氐人也。氐人所織毛布也。周書伊尹爲四方獻令。正西以紕罽爲獻。後漢西南夷傳。冄駹夷能作毞毲。毞卽紕也。華陽國志同。禮記用紕爲紕繆字。从糸。毛似糸。故从糸。比聲。讀若禹貢玭珠。卑履切。十五部。亦平聲。玭珠見玉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