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近反义词 / 日期:2025-10-22 / 浏览:0 / 评论:0
讽谏
词语解释
讽谏[ fěng jiàn ]
⒈ 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例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英give advance to one\'s superior; remonstrate with ruler by clever analogy;
引证解释
⒈ 以婉言隐语相劝谏。
引《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故 楚 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諫。”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而 邓肃 进诗,讽諫花石, 京 欲罪之。”
清 彭邦鼎 《闲处光阴》卷上:“《鸳鸯于飞》诗, 管东溟 曰:‘刺 幽王 也。’二章一反一正,以为讽諫。”
艾纳 《新事旧编》:“我国 战国 时代有一个 吴国 太子讽谏其父 吴王 夫差 的故事。”
国语辞典
讽谏[ fèng jiàn ]
⒈ 以婉言隐语相劝谏。
引《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晋·陶渊明〈闲情赋·序〉:「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反直谏
feng jian
fěng jiàn
直谏(zhí jiàn):
⒈ 耿直劝谏。
首字母是F的词语
谏尸谤屠 -->屠毒笔墨 -->墨客骚人 -->人道主义 -->义愤填膺 -->膺图受箓 -->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1、西周时大量的讽谏诗作,实际上是规劝统治者不要奢侈腐化的舆论监督。
2、故臣子之于君父,则有献可替否讽谏之文,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义。
3、讽谏难回流下性,至今余恨锁西楼。
4、而刀口下的曹植却镇定自若,款款吟出短诗一首,不仅把自己喻作釜中之豆粒,而且把曹丕比作煮豆之豆萁,以此讽谏兄长。
5、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6、皇上久不临朝,今日召对,乃千载一时,正好从容讽谏,不意为书生所激。
7、汉代的杂赋包括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赋,也包括箴言类的杂记作品以及描写日常动植物而无关讽谏的小赋。
8、他推崇诗人白居易,以契丹文翻译《白居易讽谏集》。
9、而此种句式的语境也由起初的无奈、愤懑、挖苦、嘲笑升级为焦虑、质疑、批评、讽谏,越来越多地切中时弊、击中社会软肋。
10、天祚帝文妃萧瑟瑟见国事当头,皇帝却畋游无忧,忠臣良将广遭疏斥,便做诗讽谏“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宫侧目兮寂无声。
11、经济方面,他写过《关于中国经济首都的几点思考》、《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戏剧方面,他写过《尚长荣的创新感悟》、《中国戏剧的讽谏传统》等。
12、他们可能也有讽谏,那也是劝百讽一、似贬实褒的劝导。www.Hao86.cOM/zAOJU/
13、第四章寻绎汉代诗赋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讽谏意识。
14、中国传统文论中有所谓“变风变雅”“美刺”“讽喻”“讽谏”“不平则鸣”等等主张,就是在主张文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
15、侍中袁卓有意讽谏刘骏,极口称赞高祖刘裕勤俭有德,刘骏变色说“一个种田的用这些东西已经算是过度了!”。
16、李山介绍道,西汉时期,这首诗先是被解释为讽谏诗,又被当成爱情诗歌。
17、他自己是一枝香花,不是毒草,也像是汉朝时候善于讽谏的滑稽的东方朔,现在又被戴上‘帽子’送到北大荒来了。
讽励借古讽今讽劝静讽讽传讽赞讽解倍讽讽籀讽一劝百规讽讽切讽味朗讽隐讽谲谏谏纸兵谏三谏之义谏曹直言切谏从谏如流讦谏公规密谏敢谏鼓谏猎书四谏谏疏悯谏谏鼓谤木

